你认识自己吗?知道自己的价值吗?对未来有什么理想和规划?无论你想做什么,都必须学会认识自己,透过自我探讨,认识自己可发掘的潜能与力量,思考生活的方向与目标,找到属于自己的路。
「认识自己」在心理学上被称为「自我觉察」(self-awareness),自我觉察的定义是「个人对于自己的个性、能力、想法和欲望等方面的了解」。在生活中,是否能察觉自己所表现出来的行为?是否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喜好与习性?别人眼中的自己是怎么样?这些都是自我察觉探讨的一部分。
认识自己是一种能力,对于个人的生涯规划以及生存价值都极有帮助。那么,该如何「认识自己」呢?善用以下6个角度思考,帮助自我探讨,更能深入了解。
认识自己一:价值观(Values)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,例如「帮助别人」、「富有创造力」、「健康第一」、「小心理财」等,这些思想会引导你去做出相对应的行为模式。许多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,当一个人感到疲倦时,有明确价值观的人,这些「价值观」所产生的动力可以克服倦怠感,持续驱动人向前迈进。
平时可透过自我探索、思考,并将自己认为「对的事」、「自己想做的事」等理想抱负写下来,透过这样的过程,整理出自己的价值观,这套价值观能帮助定义自己想成为的样子,也能成为过程中评估与检视的标准。
认识自己二:兴趣(Interests)
了解自己在哪方面有兴趣、有热情,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研究探讨。想要找出自己的兴趣,可以自问以下几个问题:
■我喜欢专注什么样的话题?
■我对于什么事情充满好奇?
■我对于什么事情会有顾虑?
找到热情与兴趣是对自己生命的探讨过程,它是一个长时间的旅程,经由时间、经历不断堆叠,自然能越来越接近自己。
认识自己三:气质(Temperament)
气质(Temperament)是心理学名词,指得是一个人的内在人格特质,它通常是天生的,而不是后天学习来的。现代遗传生物学者认为,许多先天性格都由基因所影响。透过以下几个问题,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性格。
■我喜欢与人相处还是一个人? (外向或内向)
■我是一个企划者还是执行者?
■当我在做决定时,是跟着感觉走还是根据事实和思考?
■我喜欢规划细节还是大方向?
认识自己四:生理节律(biorhythms)
生理节律是指一个人打从出生起,体力、情绪、智力的周期性变化,可透过自我认知,更了解自己的生理动态,譬如:
■ 我是个晚起或早起的人?
■ 一天当中我的能量在什么时刻达到高峰?
■ 一天当中什么时候较为低潮?
了解自己的生理节律并顺从它,有助于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。例如,我是个晚睡晚起的人,通常在晚上接近凌晨最有灵感,因此会选择在半夜创作;早上起床后总是昏昏沉沉,此时会选择较轻松的文书工作;选择在自己最有能量、头脑最清晰的午后做企划或决策。
认识自己五:使命感和目标(Life Mission and Meaningful Goals)
「你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?」透过这个问题,找出自己生命中的使命感与目标,而这通常也会成为生涯规划的影响指标。例如,广为人知的慈善家陈树菊,因早年困苦且生病的家人受到外界帮忙,于是日后她将辛苦卖菜的钱捐给需要的人,「卖菜捐钱」对于陈树菊来说,就是她人生中的使命感与意义。
认识自己六:优势(Strengths)
所谓的优势,并不单单指技能或才能,而是还包括了如忠诚、尊重他人、热爱学习、情商与品格等优势。了解自己的优势是建立「自我信心」的基础,同时也透过自信的建立,发展更多人生的可能性。同理,在发掘自己的优势过程中,也会了解自己不擅长的部分,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,更能诚实面对自己。
认识自己是一条漫长的路,且会随着外在环境与内在心境的转变而有所不同,保持一颗开放探索的心,将会发现更多「不一样的自己」,让生命有更多可能。
评论